顯示具有 角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角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論文】動畫人物角色設計之互補關係

在動畫中人物的設定,可由人物與其他相關人事物的關係來創造出系列人物,關係有敵對、友好、戰友、家人、情侶…。曾西霸在〈電影劇本寫作〉裡提出,所有戲劇人物在三方面都有互相作用:

1.人物戲劇性需求過程中所經歷的衝突。

2.人物與其他人物間的互動。

3.他們內在自我的互動。

角色們在劇情中的關係是動畫成功的關鍵,也因為劇情的走向而設定人物,人物設計也會考慮個性、習慣、身份背景…而帶有不同的造型,所以判定角色造型之間有所謂的互補設計,能使劇情順利進行外,也讓觀眾能就影像有所推斷與理解。

國內角色相關論文,多是將角色設計歸類,或只提主角與特色配角,然在動畫導演的安排下,各角色都有存在的意義與必要性,劇情上與主要角色的聯結關係,才會造就不平凡的動畫故事。故希望藉由本研究,分析動畫故事裡角色元素的聯結關係,動畫故事發展中的群體角色設計。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美式卡通-提姆波頓風格動畫角色設計

在動畫片中,用大量黑暗的角色,成功運用一般人們害怕的鬼怪角色設計,並成功的交出漂亮的票房成績單,深受大家的喜愛,週邊商品更是成為絕響。





提姆的所有電影都富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環境描述,創作了許多風格多變的電影故事,這些風格迥异的電影傳遞出他對電影題材的獨特觀點,表現出他的電影無可比擬的樣式。它們有趣、尖刻、恐怖、感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姆波頓原創風格的生動表現。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日本動畫-宮崎駿動畫角色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是六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在角色設計上都有很鮮明的特色。
但在角色造型上有幾部片主要角色類似度高,較少注意到角色設計上的天際線,但風格親切愉悅,讓人喜愛,在劇本設計上也宣告導演心中的國際觀,如環保、過渡開發…。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天際線





天際線:(又稱城市輪廓、全景或天空線)被最適當的描述可能是,由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構成的整體結構,或由許多摩天大廈構成的局部景觀。天際線亦被作為城市整體結構的人為天際。 (維基百科)
動畫角色在設計上,也會在造型上形成一種天際線,可稱為角色天際線。角色造型的差異排列皆可從點、線、面去分析。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角色介紹海報。


【內容介紹】令人聞之喪膽的佛地魔及食死人再度回來肆虐,並同時向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伸出魔爪,使得霍格華茲魔法學校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哈利懷疑連霍格華茲的城堡內都危機四伏,鄧不利多則全力替哈利將來的迎戰做準備,因為他明白最後之戰即將來臨。鄧不利多需要哈利幫他找到一個重要關鍵,以便找出佛地魔的七個分靈體,唯有找出分靈體,才有可能徹底瓦解佛地魔與他的黑暗勢力!但這個關鍵記憶就深埋在前霍格華茲魔藥學教授赫瑞司史拉轟的腦海裡。為此,鄧不利多只好以高薪、大辦公室等優渥條件利誘他的老友兼昔日同事重回教學崗位,讓哈利有機會求教於他。同時,魔法學校的學生們也因青春期荷爾蒙作祟而彼此吃味。哈利發現他跟金妮愈來愈來電,但她的男友丁湯馬斯正是他的頭號情敵,而她老哥榮恩恰巧是他的麻吉。另一方面,榮恩自己也搞不定女生,文妲當他是真命天子,使得醋勁十足的妙麗在一旁生悶氣,但她仍決定隱藏感情。正值此際,一盒掺入愛情魔藥的巧克力竟然陰錯陽差地參一腳亂配對。少男少女情竇初開之際,有名學生卻絲毫不動心,跩哥馬份一心想要成名,即使是惡名也在所不惜。空氣中瀰漫著愛情,然而悲劇正伺機接近,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命運可能從此改觀


導演:大衛葉慈執導;

製片是【哈利波特】全系列製片大衛海曼,以及大衛拜倫;

執行製片是萊昂納爾威格拉姆;

聯合製片是約翰崔利;

編劇是史蒂夫克勒伍,【哈利波特】電影系列前四集的改編劇本都由他執筆。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原著作者則是廣受全球書迷喜愛的J.K.羅琳(J.K. Rowling)。






皮克斯將於2011年上映的"熊與弓"(暫譯)

【內容介紹】
本片是迪士尼與皮克斯所推出的3D電腦動畫電影,上映同時也會推出『3D立體電影版』在戲院上映。本片是皮克斯首度嘗試童話色彩的故事題材,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古代的蘇格蘭高地,一位天性愛好冒險的公主 Merida 不想當皇室裡的公主,反而想成唯一位神箭手,因此跟母親起了意見衝突,衝動之下的 Merida 居然釋放了王國中危險的恐怖人物,因此釀成了大禍。為了讓王國回復原本的光景,Merida 如今必須獨自面對險惡的環境和暗黑魔法,以及種種艱難的挑戰。
【製作編導】
本片是由 Katherine Sarafian 擔任製片,由 Brenda Chapman 執導,Gary Rydstrom 和 Leslie Caveny 共同編劇。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怪獸電力公司全角色排列成的天際線


【內容介紹】
有一個與人類世界並存的怪物世界,當人類父母不在的時候,他們就會從衣櫥的門溜進來嚇小孩,因為人類小孩的驚叫和恐懼,正是維繫此一怪物世界運作的能量來源,“怪獸電力公司”正是製造怪物能量的大工廠。但是隨著時代愈來愈進步,新世代的小朋友也愈來愈不容易被嚇到,怪物的世界因此面臨到嚴重的〝能源危機〞。在“怪獸電力公司”裡,有一隻名為 Mike 的單眼綠怪物和他的好友長毛怪 Sulley 是績效最好的拍檔,但有一次 Sulley 意外把一位人類小女孩 Boo 帶進怪物的世界,由於人類小孩被怪獸界認為是有毒的,足以毀滅怪獸世界,因此怪獸們發現居然有人類小孩闖進他們的世界,便引起了一陣恐慌,緊急總動員要消弭危險,但是 Mike 和 Sulley 這兩隻怪物後來發現其實小女孩 Boo 是無害的,於是他們盡一切力量要保護她,並護送她回家。本片在美國上映成績十分漂亮,10天就突破一億大關,一個月後又突破兩億,可說是為美國遭遇911空襲事件後慘澹的電影票房打下一劑超級強心針!



皮克斯動畫,汽車總動員


【內容介紹】
發生在一個奇特的汽車世界,在這世界都是一群會說話、能思考的汽車,款式多樣,各種品牌。車庫是他們的家,加油站是他們的餐廳,汽車旅館則是他們旅行的歇腳處。故事主角 Lightning McQueen 是一部時髦拉風的賽車, 以新人之姿過關斬將名列前矛,將在幾天後的加州賽車場舉行總決賽,不料卻在州際公路上遇到意外,流落到傳統公路 Route 66 上的一個荒涼小鎮。McQueen 在小鎮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原本心不甘情不願被迫留在鎮上勞動服務,卻在跟這邊居民的互動之中,讓他有了全新的體會。生命就像是一段旅程,一路衝向目標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面對即將到來的冠軍賽,當麥坤養精蓄銳重新上路時,他已有不同於以往的心境…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內容介紹】
本片是迪士尼與皮克斯所製作的第10部電腦動畫電影,由【怪獸電力公司】導演 Pete Docter 擔任執導,本片也將同時上映『數位3D立體版』,這也是第一部同時推出3D立體版本於戲院上映的皮克斯電影。本片的主角名字叫做 Carl Fredricksen ,是一位高齡七十八歲的老人家,外人眼中的他是一個性古怪的孤僻老頭,但其實大家都不知道,Carl 爺爺心中一直有個遺憾,沒能和心愛的伴侶共同完成期盼的南美洲仙境瀑布之旅。有一天 Carl 爺爺總算下定決心,要啟程完成他畢生的心願,他把屋子綁上一大堆氣球,計畫展開一場飛天歷險…沒想到不速之客小童軍 Russell 意外成了偷渡者,這位小童軍一心想成為模範童子軍,但他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於書本,根本沒有真正野外求生的經驗,這一老一少的奇怪組合就這樣開始這趟奇蹟旅程。老少雙人組經歷重重險阻,總算平安到達仙境瀑布,他們在這邊遇到了新奇的動物朋友,但也碰上了無法想像的大壞蛋,種種挑戰和考驗等待他們一一去克服…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內容介紹】
本片是知名動畫導演 Brad Bird 加入皮克斯執導的首部作品,故事是關於一個天賦異秉的超人家庭,本名為 Bob Parr 的 Incredible 先生過去參與過不少打擊犯罪的英雄事蹟,後來因為社會大眾心態的轉變,他跟愛妻 Helen 結婚後就退隱江湖,十多年來他們育有三個子女- Violet 、Dash 和剛出生的 Jack-Jack ,他們一家五口住在大城市的郊區,過著跟一般正常人同樣的平靜生活。但是, 這樣平靜的生活後來卻被打斷了,不但原本掩飾身分的工作不保,甚至被捲進事先策劃的陰謀。野心勃勃的大壞蛋 Syndrome 來頭不明,開始秘密展開打擊超人特攻隊的行動,於是,重操舊業的 Incredible 先生,再度擔負起拯救世界的重責大任,但事隔多年以後,他是否依然寶刀未老?尤其,如今他是超人家庭的一家之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拯救世界的同時,如何讓一家人依然團結在一起呢?種種考驗正等待著超人家庭的一家大小!




【內容介紹】
這是敘述小男孩 Andy 玩具之間所發生的故事,當 Andy 得到最新的玩具太空人 Buzz Lightyear 時,原本當紅的玩具牛仔 Woody 就失去原本的地位,經過一連串的磨擦衝突,後來 Woody 和 Buzz 竟意外身陷玩具虐待狂的家裡,面對 Andy 搬家在即,Woody 和 Buzz 必須團結合作才能夠逃離魔手、重返主人身邊。本片由迪士尼與PIXAR公司一同合作拍攝,花了上億的成本歷時四年才完成,工程之浩大令人嘆為觀止,不過上映後票房也沒讓人失望,刷新以往感恩節票房的紀錄。而電腦動畫的精密手法在本片充分發揮,從一景一物到人物所有表情全由電腦繪製而成,這項創舉也讓本片導演得到一座奧斯卡特殊成就獎。另外,在本片中出現的許多玩具,都是美國非常有名經典玩具,像彈簧狗、蛋頭先生…等等,迪士尼在拍攝本片前,都一一和這些玩具的原製造公司取得授權允許,這些玩具才因此能出現在大銀幕上,當本片票房長紅之際,這些玩具頓時又成為玩具市場的搶手貨。本片計畫於2009年10月推出3D立體版於特別設備的電影院重映。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名詞解釋

動畫的定義
英文為animation, 源自於拉丁文的字根anima而來,拉丁語意中為「靈魂」的意思,若作為動詞有「animare」則有賦予生命(to give life to)的意義。把animation翻釋成動畫,只能代表原意的一小部分,它其實是更廣義的,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之後成為有生命的東西。

動畫這個名稱的由來是襲自日本人在二次大戰結束前的稱呼。日本稱以線條描繪(Line drawing)的漫畫式的作品為動畫。戰後以外來語拼音統稱包含偶動畫、線繪動畫等技巧所製作出來的影片。

動畫因此被定義為:藉由組合一段連續的靜態影像而創造出動作的幻覺(illusion)

角色的定義

學者蔡琰(1990)指出角色的定義:「在戲劇中,人物(character)指一位有思想、有個性、執行戲劇動作的人、角色(role)則通指人物所扮演的對象。」character指劇中完整的身份,role指演員去扮演的角色。

一部片中,角色才是真正的靈魂與核心。動畫角色在字義上解釋為animation character或為cartoon character。

角色除外在頭身比例問題,還必須將角色內在個性呈現,如此才能以特徵區別角色間的差異。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喜劇中配角的作用-以星爺電影裡的角色為例

配角的作用就是「最文謅謅的一群笨蛋」。…像我們一般如果讀得愈高會發現你的句子會拉得愈長。因為你的那些形容詞啦什麼東西,你在解釋一個觀念的時候,你可以花比別人更長的句子來說服別人。所以這些人其實也是用很長的句子來講一堆很白癡的話。…就是這些,經典對白的來源。

多隆「我對韋大人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食神》裡面的「好折凳!」「折凳的好處就是可以藏在民居之中可以作為他隱藏的殺機,就算警察來也告不了你,不愧是七大武器之首。」

三師兄:「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無緣無故跟你們幾個廢物去踢球!原諒我講話就這麼直啊。」

《少林足球》戴眼鏡這個臉看起來不是很斯文嗎?突然從褲子裡面掉出一個扳手,搞得大家都很緊張:「我是一個汽車維修員,這扳手呢,是我用來上螺絲用的,很合理吧? 」然後掉出一個榔頭。「正如我剛才所說,我身為一個汽車維修員,有個榔頭在身邊,也很合邏輯。」這從頭到尾都不合邏輯的話合在一起,這群人就是花了一個很長的篇幅、很多的形容詞去講一堆很白癡的話。這個就是配角的作用。這就是他們這些經典對白的來源。

《零零漆》達聞西的手電筒
光源的地方,不用電池,有光源的地方就可以亮,如果沒有光源的地方就絕對不會亮。周星馳就說:「如果一定要它亮呢?」他說:「問得好」,然後就把燈關掉,然後拿出另外一支手電筒照著這一支手電筒,「這樣子它就可以亮了。」周星馳就說:「這發明非常有創意。」

文章來源:http://www.lib.kuas.edu.tw/active/20070503/effort-1.htm#3



配角的鮮明活現,可以讓整部片注入不少戲劇張力,就喜劇來說,星爺電影運用了不少配角來突顯主角。在《海角七號》中,茂伯也以看似很有邏輯的對白製造出不少笑果。

互補角色,很容易混淆在於與配角的差異性為何?這是我下一個要找的答案,要對互補角色做一個好的定義。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動畫互補角色故事與角色搭配設計研究

互補角色:

互補角色在動畫中的意義。
動畫中採用互補角色搭配的設計方式。
採用互補角色所作的原創劇本設計。

探討動畫主要角色裡,使用互補角色使劇本活躍也更具特色的表現方式。2004年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以木須龍一角做為花木蘭的搭配角色,愛出歪主意又膽小,其實是較與現代人想法類似,藉由這樣的角色才更突顯花木蘭的特殊與英勇,也必免過於傳統劇情沒有風格。電影大受好評也開創迪士尼動畫不同領域的動畫題材。在搭配角色設計上又以傳統的”龍”造形,除符合時空背景故事特色外也讓傳說故事更具神話色彩。
松本大洋原著的動畫片-惡童當街。以小黑與小白之個性上、行為上、思想上…皆互補的雙主角方式架構出劇情許多矛盾與衝突。再打破雙主角的合作,採平行剪緝方式敘述兩人關係,最後又結合小黑與小白的關係形成劇情結局的高潮。

人們喜歡動畫,收藏角色週邊產品或模仿詮釋,原因大多為對劇情的涉入程度,對角色之間關係的期望程度。可以充滿幻想又與似乎近在眼前,而形成動畫的消費市場且遍及各年齡層。然原創劇本才是支撐一部動畫最重要的支幹,近年來動畫這塊市場逐漸受重視,國內研究論文中大多以角色的表情、色彩、情緒、動作…。作為研究主題,顯少與原創故事做結合,故我以互補角色與原創劇本的關係做為研究的主要內容。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角色】鬼才導演-Tim Burton悲慘故事集


提姆波頓:「我筆下的角色,既不可愛也不討人喜歡。他們比較像被車輾過後又復活的卡通人物。」

結合了童話、寓言和狂想……等材料,由22個古怪角色聯手演出,透過作者詩文的短句娓媚道來,料理出一個個令人心碎、心疼、心折卻又忍不住發噱的奇特故事。

波頓的電影原型,可說都在書裡。


封底上的人物分別是:


詹姆士:和眾人相比,我實在不怪異,我只是,剛被一隻大灰熊攻擊而已。
錨兒:我的媽媽,愛上我的爸爸,生下我之後,爸爸離家,我和媽媽在海底望著眼巴巴。
污漬小子:所有超級英雄裡就屬他最怪異,不開時髦跑車,他沒半點超自然力。
他沒辦法繞著高樓大廈飛,也沒辦法跑得比高速火車快;但說到留下髒污,這傢伙可是蓋世天才。
枯枝男孩:我愛上了火柴女郎,你應該不難想像,那真的跟飛蛾撲火沒什麼兩樣。
牡蠣男孩:我生來一半是男孩,一半是海鮮。我的爸媽一心只想拿我換一個新的妹妹。

這是部非常黑暗的繪本,充滿了死亡、拋棄、厭惡、醜陋、噁心…。
這樣的內容恐怕無法上市,但因為導演的名氣與之前的作品,讓這部繪本省了不少宣傳費。

導演提姆頓的鬼怪風格,在好萊塢的各式樣電影形式裡獨樹一格,想不到也是與皮克斯導演同一學校出來的(皮克斯傳奇中有提到)。

設計人最珍貴的是想像力吧,然想像力卻又最容易沒有用處的。什麼是聖誕節?從小到大都沒想過的問題,卻讓導演用聖誕夜驚魂來做推論,更確立了聖誕節、聖誕老人的真諦。

擁有最棒的工廠與銷售全世界最熱賣的商品-威利旺卡,已經是站在頂端的他,最希望的卻只是一個家的和樂與溫暖。

從鬼出發,導演讓我看到從負面觀點感受出真、善、美。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角色】動畫片-惡童當街



這是部用互補角色來敘述故事的一部動畫,角色非常的反社會,出現的配角也都是黑社會角色,有暴力互鬥、死亡、冷血…。

然,人類念舊與不希望改變讓這部片有根大樹幹在龔固每條發展出的衛星故事。

劇中兩位主角,名字很簡單-小黑與小白,名字簡單到很明確的說出了兩者角色的互補-小黑沒有的螺絲小白都有。

小白是個有自閉症的小孩,我個人臆測,他喜歡手錶,所以手臂上帶了兩支以上的手錶,每天晚上固定到電話亭報告地球保衛隊有負起保衛地球責任的任務回報。

小黑是個街頭霸王,盯上的傢伙會都會被修理的很慘,街頭傳說傳之為-貓。


這兩個幾乎是很難兜在一起角色,卻安排成形影不離相互依靠的難兄難弟。

除了兩人都孤兒的基本背景,我猜想兩人之間的內心深處是彼此,所以小黑看到小白就看到自己。


劇情起了變化,因為金錢黑道入侵城市,下令殺掉兩兄弟,小黑在被追殺的情況下仍保護小白。此時小白變得無法控制,在和緩的時候念念不忘自己的帽子,小黑交代小白不得亂跑冒險跑回去拿。小白意識不明,背棄了與小黑的約定。此時小黑也起了大變化,因為他發現,原本不會不聽話的小白跑掉了,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小黑發了瘋似的殺戮,心中守護的那股白色意識幾乎被黑色佔據了。


此後劇情進入平行線的行走,也是互補角色劇情中常用的平行剪輯手法。

角色的特色更誇張了,劇情也走入白熱化。


此部是大製作的動畫,在表現手法上都非常流暢。層層疊次的衝突點都非常吸引人,或許互補不是個很有趣的或很複雜的相互關係,但在不同的背景與衝突劇情的安排下雙角色的處理很細膩。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品牌】成功案例-頑石創意

【角色設計】頑石創意

【網址】http://www.brightideas.com.tw/首頁/tabid/36/Default.aspx


頑石創意獲得經濟部2007數位內容產品獎
2008 日本TBS DigiCon6+3 動畫賞佳作


















「頑石創意」是一個執著於文化藝術推廣的創意團隊,自1999年開創以來,便擅長以新穎、活潑的科技語言與設計,透過多媒體、動畫、遊戲、虛擬實境等娛樂科技重新詮釋文化內涵,將無形的文化資產帶入流行的設計風潮,讓這些傳統的藝術更貼近社會大眾生活,並積極向世界發聲,打造台灣藝術多媒體的第一品牌,贏得法國博物館最高成就獎,可以說是華人世界中最令國際期待與感動的創意團隊。


看頑石的作品,與一般教材影片大不相同,但他們所製作的理念卻包含了藝術、美術、歷史教育…。其實傳統文化的造型角色也非常具有特色,然而配件相徵等等都沒有太多的差別,只能在原創造型上動手腳,這或許是積極走傳統藝術路線的大阻礙。



這也讓我想到《惡女花魁》-蜷川實花 的作品,在日式傳統風味中運用了鮮豔大膽的色彩,也許與電影風格需要這樣的視覺效果有關,但這樣的色彩視覺已經打破對日本傳統色彩的印象,相比較的電影如《藝妓回憶錄》,相似的電影題材,《藝妓》的色彩視覺是一般人印象的色調。

包強-龍拳



因為有簡體字,所以猜想是對岸人做的,其實對岸在動畫這塊發展實在迅速,做3D這塊的朋友應該很常逛對岸網,除了有大量素材外,很多研究也清楚可見。


小籠包,這個角色帶點霸道,下嘴唇厚道,這設計得巧,許多靈感應該是來自周杰倫,尤其古箏這段。


令我驚豔的在於質感處理的部分,小籠包皮簿富彈性的質感做得非常棒。


角色製作除了造型外,質感也能為角色加許多分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分鏡故事-幕景角色 the role of story scene

【篇名】分鏡故事-幕景角色 the role of story scene
【出處】dpi vol. 125

插畫家藉由圖像,將情感與觀者溝通畫面的場景與鮮明角色,展現多元故事內容,如攝影劇的構圖,藝術繪畫般的空間氣氛營造
栽植-異想天開的花園(dpi雜誌)
在創作過程中,快樂與異想天開是很重要的兩點。






















多倫多機器人狂想曲(dpi雜誌)
Anthony Ventura
安東西是從他亂畫的速寫本裡擷取靈感,大部分來自想像,有時幻想比實際來得美好。不太衣賴參考素材,因為容易失去特色。














能夠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偉大的事是非常了不可思議的,所以所有的藝術家都影響著安東尼的創作。



荒誕的哀傷世界(dpi雜誌)
josh taylor
哀傷的角色概念
在他的畫作中出現許多並不以特定人或者概念作為基礎的人物形象,這些角色都是他想表達的感覺或概念的投射。
作品中人物們看起來總是很哀傷,因為他們處在一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世界裡,但他們總是無法控制任何事。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關鍵字:原創角色設計 character design

我找了三種不同方面的角色相關論文

一篇是關於設定對象的流行研究。
一篇是關於怪力亂神當中的神這部分的角色設計研究。
最後一篇是以創作為主,採3D原創精神做為主要研究內容之論文。

這些是我對角色設計這部分想走的分向。


青少年流行文化之火星文玩具公仔設計創作

綜觀整個台灣的玩具公仔創作領域,雖然台灣人所能接觸的玩具可謂極多元化,但可惜的是台灣人並沒有去重視和發展保有自身文化所設計出來的玩具,整個台灣的玩具市場具有台灣文化特質的玩具可說是寥寥無幾。台灣的創作界在玩具創作上的人才少之又少,玩具公仔創作這是一塊值得台灣人發展的領域,更是發展自我文化的一個平台,本研究運用玩具公仔設計創作這個主題讓全世界認識台灣。(王琮祺,2007)


戲八仙--以八仙為角色設定的玩偶創作
本創作的結語如下:
1、 角色設計師當須回到過去,融入歷史,尋求感動,釋放情感注入生命於造型
中,才能將已存在的造型「再重新、再突破、再創新」。
2、 由拆解再組合的過程,達成互動的效果;成為生命主體與自我意識的誕生。
3、 角色設定的後製技術,需要長時間的配合,因此前置作業的「手稿概念」與
「精稿建構」是關鍵。
4、 玩偶的存在意義與延續的主因--精神;而角色造型的詮釋則須「領悟過去
、體悟當下」,將精神轉化成型,即為本創作延續文化之核心價值與目的。
(何炳輝,2008)


3D電腦動畫角色表現形式研究-以SIGGRAPH入選動畫為例

目前3D動畫技術已普遍存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2006年以來,好萊塢所推出的動畫電影高達八部,而且全由3D動畫製作而成,各大動畫影展如SIGGRAPH、安錫動畫影展、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中,3D電腦動畫的參賽作品在質與量上也大幅增加,逐漸蔚為主流。不論商業或非商業的環境下,動畫創作者都應正視3D技術在動畫創作領域的衝擊。


歸納分析3D角色的設計及影響角色動畫美學的因素,企圖建立3D角色動畫的美學基礎及未來3D角色之發展方向。其要點如下:

(一)優秀的故事是動畫吸引觀眾的原因,缺乏內容的作品等於無生命的軀殼。

(二)平面藝術可做為新表現形式研發的養分。在發展新風格之餘同時保留3D動畫的特色是未來發展趨勢。

(三)為了使角色表演更加風格化及個性化,使用關鍵畫格設置調節的方式較動態補捉技術理想。

(四)創造性的特殊運鏡方式有助於增強角色動畫對於觀眾視覺意象的影響力。

(五)對於個人創作部分,筆者認為應擺脫文化限制,尋找融合科技與藝術,跨文化的表現風格。

(翁誼光,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