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設計實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設計實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論文】動畫人物角色設計之互補關係

在動畫中人物的設定,可由人物與其他相關人事物的關係來創造出系列人物,關係有敵對、友好、戰友、家人、情侶…。曾西霸在〈電影劇本寫作〉裡提出,所有戲劇人物在三方面都有互相作用:

1.人物戲劇性需求過程中所經歷的衝突。

2.人物與其他人物間的互動。

3.他們內在自我的互動。

角色們在劇情中的關係是動畫成功的關鍵,也因為劇情的走向而設定人物,人物設計也會考慮個性、習慣、身份背景…而帶有不同的造型,所以判定角色造型之間有所謂的互補設計,能使劇情順利進行外,也讓觀眾能就影像有所推斷與理解。

國內角色相關論文,多是將角色設計歸類,或只提主角與特色配角,然在動畫導演的安排下,各角色都有存在的意義與必要性,劇情上與主要角色的聯結關係,才會造就不平凡的動畫故事。故希望藉由本研究,分析動畫故事裡角色元素的聯結關係,動畫故事發展中的群體角色設計。

【教案】偶動畫製作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料理鼠王》觀片心得報告

這是一個鼠輩的故事,有天賦能力且不甘於”應該”有的行為與工作,喜歡能發明、創造、創新的事物―COOK。

在原來的族群中,父親是一位經驗豐富且極為保守的”聰明”領袖;哥哥是位跟隨父親腳步毫無質疑的角色,只會走一條路;說一種話。
賴聲川在創意學裡提到:「創意來自於生活,習慣是創意的牢籠。」在判斷新事物之前,必須有足夠的經驗與智慧為基底,所以創意可以是天賦,但後天的閱讀與視野是不能少的。

影片的折轉在於Remy看到了Paris的Effiel Tower。意味著從小角落看到大視野的感動與希望。而effiel tower的歷史意義:萬國博覽會與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都是法國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里程埤。也因此Remy成為有違老鼠行為的老鼠―新價值的產生。

小林,外表、動作與企圖心,都不像是一位廚師,這也成為相當具有衝突性的角色。然而衝突早在影片的一開始就發生了,利用老鼠驚人的嗅覺能力開創出一個與cook有關係的角色。在現在生活中非常強烈對比的情況,成為一個反串角色的劇情。在曾西霸翻譯的《實用電影編劇技巧》中說到:一個街道市井流氓比一個社會精英來得有戲劇張力與故事衝突。

整部片的高潮就從合作開始:一個人與老鼠的合作。用了大家都很懷念的:日本魔動王的操縱捍來操縱作菜,這種模式在一開始的衝突就已經見怪不怪了。又從回到族群開始陷入低潮,族群意味著社會通俗與習慣;就是面對現實。

下定決心,就會開始改變。成為本片的另一條故事線。看似好的開始,卻矇弊了Remy的感覺。在看過《皮克斯傳奇》會一直與書中的背後故事做聯結,又《料理鼠王》正位處於,延續《玩具總動員》奇蹟市場,又或開創新的故事…之際。現實狀況與電影裡的衛星劇情一直不謀而合,一直認為皮克斯動畫故事來源與小社會小故事,這神奇的老鼠也不例外,”下定決心,開始改變”就像上帝在開玩笑一樣,前面給了你一些甜頭,後面的巨風巨浪總在挫折著我們。我希望在後面加一句:決定改變,越挫越勇。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美式卡通-提姆波頓風格動畫角色設計

在動畫片中,用大量黑暗的角色,成功運用一般人們害怕的鬼怪角色設計,並成功的交出漂亮的票房成績單,深受大家的喜愛,週邊商品更是成為絕響。





提姆的所有電影都富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環境描述,創作了許多風格多變的電影故事,這些風格迥异的電影傳遞出他對電影題材的獨特觀點,表現出他的電影無可比擬的樣式。它們有趣、尖刻、恐怖、感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姆波頓原創風格的生動表現。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日本動畫-宮崎駿動畫角色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是六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在角色設計上都有很鮮明的特色。
但在角色造型上有幾部片主要角色類似度高,較少注意到角色設計上的天際線,但風格親切愉悅,讓人喜愛,在劇本設計上也宣告導演心中的國際觀,如環保、過渡開發…。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天際線





天際線:(又稱城市輪廓、全景或天空線)被最適當的描述可能是,由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構成的整體結構,或由許多摩天大廈構成的局部景觀。天際線亦被作為城市整體結構的人為天際。 (維基百科)
動畫角色在設計上,也會在造型上形成一種天際線,可稱為角色天際線。角色造型的差異排列皆可從點、線、面去分析。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角色介紹海報。


【內容介紹】令人聞之喪膽的佛地魔及食死人再度回來肆虐,並同時向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伸出魔爪,使得霍格華茲魔法學校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哈利懷疑連霍格華茲的城堡內都危機四伏,鄧不利多則全力替哈利將來的迎戰做準備,因為他明白最後之戰即將來臨。鄧不利多需要哈利幫他找到一個重要關鍵,以便找出佛地魔的七個分靈體,唯有找出分靈體,才有可能徹底瓦解佛地魔與他的黑暗勢力!但這個關鍵記憶就深埋在前霍格華茲魔藥學教授赫瑞司史拉轟的腦海裡。為此,鄧不利多只好以高薪、大辦公室等優渥條件利誘他的老友兼昔日同事重回教學崗位,讓哈利有機會求教於他。同時,魔法學校的學生們也因青春期荷爾蒙作祟而彼此吃味。哈利發現他跟金妮愈來愈來電,但她的男友丁湯馬斯正是他的頭號情敵,而她老哥榮恩恰巧是他的麻吉。另一方面,榮恩自己也搞不定女生,文妲當他是真命天子,使得醋勁十足的妙麗在一旁生悶氣,但她仍決定隱藏感情。正值此際,一盒掺入愛情魔藥的巧克力竟然陰錯陽差地參一腳亂配對。少男少女情竇初開之際,有名學生卻絲毫不動心,跩哥馬份一心想要成名,即使是惡名也在所不惜。空氣中瀰漫著愛情,然而悲劇正伺機接近,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命運可能從此改觀


導演:大衛葉慈執導;

製片是【哈利波特】全系列製片大衛海曼,以及大衛拜倫;

執行製片是萊昂納爾威格拉姆;

聯合製片是約翰崔利;

編劇是史蒂夫克勒伍,【哈利波特】電影系列前四集的改編劇本都由他執筆。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原著作者則是廣受全球書迷喜愛的J.K.羅琳(J.K. Rowling)。






皮克斯將於2011年上映的"熊與弓"(暫譯)

【內容介紹】
本片是迪士尼與皮克斯所推出的3D電腦動畫電影,上映同時也會推出『3D立體電影版』在戲院上映。本片是皮克斯首度嘗試童話色彩的故事題材,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古代的蘇格蘭高地,一位天性愛好冒險的公主 Merida 不想當皇室裡的公主,反而想成唯一位神箭手,因此跟母親起了意見衝突,衝動之下的 Merida 居然釋放了王國中危險的恐怖人物,因此釀成了大禍。為了讓王國回復原本的光景,Merida 如今必須獨自面對險惡的環境和暗黑魔法,以及種種艱難的挑戰。
【製作編導】
本片是由 Katherine Sarafian 擔任製片,由 Brenda Chapman 執導,Gary Rydstrom 和 Leslie Caveny 共同編劇。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怪獸電力公司全角色排列成的天際線


【內容介紹】
有一個與人類世界並存的怪物世界,當人類父母不在的時候,他們就會從衣櫥的門溜進來嚇小孩,因為人類小孩的驚叫和恐懼,正是維繫此一怪物世界運作的能量來源,“怪獸電力公司”正是製造怪物能量的大工廠。但是隨著時代愈來愈進步,新世代的小朋友也愈來愈不容易被嚇到,怪物的世界因此面臨到嚴重的〝能源危機〞。在“怪獸電力公司”裡,有一隻名為 Mike 的單眼綠怪物和他的好友長毛怪 Sulley 是績效最好的拍檔,但有一次 Sulley 意外把一位人類小女孩 Boo 帶進怪物的世界,由於人類小孩被怪獸界認為是有毒的,足以毀滅怪獸世界,因此怪獸們發現居然有人類小孩闖進他們的世界,便引起了一陣恐慌,緊急總動員要消弭危險,但是 Mike 和 Sulley 這兩隻怪物後來發現其實小女孩 Boo 是無害的,於是他們盡一切力量要保護她,並護送她回家。本片在美國上映成績十分漂亮,10天就突破一億大關,一個月後又突破兩億,可說是為美國遭遇911空襲事件後慘澹的電影票房打下一劑超級強心針!



皮克斯動畫,汽車總動員


【內容介紹】
發生在一個奇特的汽車世界,在這世界都是一群會說話、能思考的汽車,款式多樣,各種品牌。車庫是他們的家,加油站是他們的餐廳,汽車旅館則是他們旅行的歇腳處。故事主角 Lightning McQueen 是一部時髦拉風的賽車, 以新人之姿過關斬將名列前矛,將在幾天後的加州賽車場舉行總決賽,不料卻在州際公路上遇到意外,流落到傳統公路 Route 66 上的一個荒涼小鎮。McQueen 在小鎮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原本心不甘情不願被迫留在鎮上勞動服務,卻在跟這邊居民的互動之中,讓他有了全新的體會。生命就像是一段旅程,一路衝向目標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面對即將到來的冠軍賽,當麥坤養精蓄銳重新上路時,他已有不同於以往的心境…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內容介紹】
本片是迪士尼與皮克斯所製作的第10部電腦動畫電影,由【怪獸電力公司】導演 Pete Docter 擔任執導,本片也將同時上映『數位3D立體版』,這也是第一部同時推出3D立體版本於戲院上映的皮克斯電影。本片的主角名字叫做 Carl Fredricksen ,是一位高齡七十八歲的老人家,外人眼中的他是一個性古怪的孤僻老頭,但其實大家都不知道,Carl 爺爺心中一直有個遺憾,沒能和心愛的伴侶共同完成期盼的南美洲仙境瀑布之旅。有一天 Carl 爺爺總算下定決心,要啟程完成他畢生的心願,他把屋子綁上一大堆氣球,計畫展開一場飛天歷險…沒想到不速之客小童軍 Russell 意外成了偷渡者,這位小童軍一心想成為模範童子軍,但他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於書本,根本沒有真正野外求生的經驗,這一老一少的奇怪組合就這樣開始這趟奇蹟旅程。老少雙人組經歷重重險阻,總算平安到達仙境瀑布,他們在這邊遇到了新奇的動物朋友,但也碰上了無法想像的大壞蛋,種種挑戰和考驗等待他們一一去克服…

資料來源:http://disney.lovesakura.com/pixar.htm




【內容介紹】
本片是知名動畫導演 Brad Bird 加入皮克斯執導的首部作品,故事是關於一個天賦異秉的超人家庭,本名為 Bob Parr 的 Incredible 先生過去參與過不少打擊犯罪的英雄事蹟,後來因為社會大眾心態的轉變,他跟愛妻 Helen 結婚後就退隱江湖,十多年來他們育有三個子女- Violet 、Dash 和剛出生的 Jack-Jack ,他們一家五口住在大城市的郊區,過著跟一般正常人同樣的平靜生活。但是, 這樣平靜的生活後來卻被打斷了,不但原本掩飾身分的工作不保,甚至被捲進事先策劃的陰謀。野心勃勃的大壞蛋 Syndrome 來頭不明,開始秘密展開打擊超人特攻隊的行動,於是,重操舊業的 Incredible 先生,再度擔負起拯救世界的重責大任,但事隔多年以後,他是否依然寶刀未老?尤其,如今他是超人家庭的一家之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拯救世界的同時,如何讓一家人依然團結在一起呢?種種考驗正等待著超人家庭的一家大小!




【內容介紹】
這是敘述小男孩 Andy 玩具之間所發生的故事,當 Andy 得到最新的玩具太空人 Buzz Lightyear 時,原本當紅的玩具牛仔 Woody 就失去原本的地位,經過一連串的磨擦衝突,後來 Woody 和 Buzz 竟意外身陷玩具虐待狂的家裡,面對 Andy 搬家在即,Woody 和 Buzz 必須團結合作才能夠逃離魔手、重返主人身邊。本片由迪士尼與PIXAR公司一同合作拍攝,花了上億的成本歷時四年才完成,工程之浩大令人嘆為觀止,不過上映後票房也沒讓人失望,刷新以往感恩節票房的紀錄。而電腦動畫的精密手法在本片充分發揮,從一景一物到人物所有表情全由電腦繪製而成,這項創舉也讓本片導演得到一座奧斯卡特殊成就獎。另外,在本片中出現的許多玩具,都是美國非常有名經典玩具,像彈簧狗、蛋頭先生…等等,迪士尼在拍攝本片前,都一一和這些玩具的原製造公司取得授權允許,這些玩具才因此能出現在大銀幕上,當本片票房長紅之際,這些玩具頓時又成為玩具市場的搶手貨。本片計畫於2009年10月推出3D立體版於特別設備的電影院重映。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名詞解釋

動畫的定義
英文為animation, 源自於拉丁文的字根anima而來,拉丁語意中為「靈魂」的意思,若作為動詞有「animare」則有賦予生命(to give life to)的意義。把animation翻釋成動畫,只能代表原意的一小部分,它其實是更廣義的,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之後成為有生命的東西。

動畫這個名稱的由來是襲自日本人在二次大戰結束前的稱呼。日本稱以線條描繪(Line drawing)的漫畫式的作品為動畫。戰後以外來語拼音統稱包含偶動畫、線繪動畫等技巧所製作出來的影片。

動畫因此被定義為:藉由組合一段連續的靜態影像而創造出動作的幻覺(illusion)

角色的定義

學者蔡琰(1990)指出角色的定義:「在戲劇中,人物(character)指一位有思想、有個性、執行戲劇動作的人、角色(role)則通指人物所扮演的對象。」character指劇中完整的身份,role指演員去扮演的角色。

一部片中,角色才是真正的靈魂與核心。動畫角色在字義上解釋為animation character或為cartoon character。

角色除外在頭身比例問題,還必須將角色內在個性呈現,如此才能以特徵區別角色間的差異。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動畫互補角色故事與角色搭配設計研究

互補角色:

互補角色在動畫中的意義。
動畫中採用互補角色搭配的設計方式。
採用互補角色所作的原創劇本設計。

探討動畫主要角色裡,使用互補角色使劇本活躍也更具特色的表現方式。2004年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以木須龍一角做為花木蘭的搭配角色,愛出歪主意又膽小,其實是較與現代人想法類似,藉由這樣的角色才更突顯花木蘭的特殊與英勇,也必免過於傳統劇情沒有風格。電影大受好評也開創迪士尼動畫不同領域的動畫題材。在搭配角色設計上又以傳統的”龍”造形,除符合時空背景故事特色外也讓傳說故事更具神話色彩。
松本大洋原著的動畫片-惡童當街。以小黑與小白之個性上、行為上、思想上…皆互補的雙主角方式架構出劇情許多矛盾與衝突。再打破雙主角的合作,採平行剪緝方式敘述兩人關係,最後又結合小黑與小白的關係形成劇情結局的高潮。

人們喜歡動畫,收藏角色週邊產品或模仿詮釋,原因大多為對劇情的涉入程度,對角色之間關係的期望程度。可以充滿幻想又與似乎近在眼前,而形成動畫的消費市場且遍及各年齡層。然原創劇本才是支撐一部動畫最重要的支幹,近年來動畫這塊市場逐漸受重視,國內研究論文中大多以角色的表情、色彩、情緒、動作…。作為研究主題,顯少與原創故事做結合,故我以互補角色與原創劇本的關係做為研究的主要內容。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角色】鬼才導演-Tim Burton悲慘故事集


提姆波頓:「我筆下的角色,既不可愛也不討人喜歡。他們比較像被車輾過後又復活的卡通人物。」

結合了童話、寓言和狂想……等材料,由22個古怪角色聯手演出,透過作者詩文的短句娓媚道來,料理出一個個令人心碎、心疼、心折卻又忍不住發噱的奇特故事。

波頓的電影原型,可說都在書裡。


封底上的人物分別是:


詹姆士:和眾人相比,我實在不怪異,我只是,剛被一隻大灰熊攻擊而已。
錨兒:我的媽媽,愛上我的爸爸,生下我之後,爸爸離家,我和媽媽在海底望著眼巴巴。
污漬小子:所有超級英雄裡就屬他最怪異,不開時髦跑車,他沒半點超自然力。
他沒辦法繞著高樓大廈飛,也沒辦法跑得比高速火車快;但說到留下髒污,這傢伙可是蓋世天才。
枯枝男孩:我愛上了火柴女郎,你應該不難想像,那真的跟飛蛾撲火沒什麼兩樣。
牡蠣男孩:我生來一半是男孩,一半是海鮮。我的爸媽一心只想拿我換一個新的妹妹。

這是部非常黑暗的繪本,充滿了死亡、拋棄、厭惡、醜陋、噁心…。
這樣的內容恐怕無法上市,但因為導演的名氣與之前的作品,讓這部繪本省了不少宣傳費。

導演提姆頓的鬼怪風格,在好萊塢的各式樣電影形式裡獨樹一格,想不到也是與皮克斯導演同一學校出來的(皮克斯傳奇中有提到)。

設計人最珍貴的是想像力吧,然想像力卻又最容易沒有用處的。什麼是聖誕節?從小到大都沒想過的問題,卻讓導演用聖誕夜驚魂來做推論,更確立了聖誕節、聖誕老人的真諦。

擁有最棒的工廠與銷售全世界最熱賣的商品-威利旺卡,已經是站在頂端的他,最希望的卻只是一個家的和樂與溫暖。

從鬼出發,導演讓我看到從負面觀點感受出真、善、美。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角色】動畫片-惡童當街



這是部用互補角色來敘述故事的一部動畫,角色非常的反社會,出現的配角也都是黑社會角色,有暴力互鬥、死亡、冷血…。

然,人類念舊與不希望改變讓這部片有根大樹幹在龔固每條發展出的衛星故事。

劇中兩位主角,名字很簡單-小黑與小白,名字簡單到很明確的說出了兩者角色的互補-小黑沒有的螺絲小白都有。

小白是個有自閉症的小孩,我個人臆測,他喜歡手錶,所以手臂上帶了兩支以上的手錶,每天晚上固定到電話亭報告地球保衛隊有負起保衛地球責任的任務回報。

小黑是個街頭霸王,盯上的傢伙會都會被修理的很慘,街頭傳說傳之為-貓。


這兩個幾乎是很難兜在一起角色,卻安排成形影不離相互依靠的難兄難弟。

除了兩人都孤兒的基本背景,我猜想兩人之間的內心深處是彼此,所以小黑看到小白就看到自己。


劇情起了變化,因為金錢黑道入侵城市,下令殺掉兩兄弟,小黑在被追殺的情況下仍保護小白。此時小白變得無法控制,在和緩的時候念念不忘自己的帽子,小黑交代小白不得亂跑冒險跑回去拿。小白意識不明,背棄了與小黑的約定。此時小黑也起了大變化,因為他發現,原本不會不聽話的小白跑掉了,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小黑發了瘋似的殺戮,心中守護的那股白色意識幾乎被黑色佔據了。


此後劇情進入平行線的行走,也是互補角色劇情中常用的平行剪輯手法。

角色的特色更誇張了,劇情也走入白熱化。


此部是大製作的動畫,在表現手法上都非常流暢。層層疊次的衝突點都非常吸引人,或許互補不是個很有趣的或很複雜的相互關係,但在不同的背景與衝突劇情的安排下雙角色的處理很細膩。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設計實務】次文化成功案例-zakka 療傷系

http://www.zakka.com.tw/

艾思尼克繼2004年的巫毒娃娃旋風後,與日本知名設計師isawa進行跨國合作,結合LOHAS及KUSO概念,發展出多樣的沙拉霸娃娃,短短一個月在日本大受好評。


把健康飲食與商品做結合,除了提醒人們健康的概念,還加入遊戲的元素,兩隻娃娃結合精神營養提升20%,特殊精神營養減少20%…。另外商品也結合愛情、學業、生活、社交、美容、安全、財運、勝負(日本人在廟院祈求的幾個主要項目)






近來行銷企劃有一種五感行銷,其實商品要能與消費者產生互動也是增加消費族群的一個要項,這個商品有聽覺與感覺的感官享受。

【設計實務】次文化成功案例-上班族


設計小人‧品牌概念

所謂防不勝防,人生 3 不 5 時還是會遇到小人,出社會後,如果有小人惡搞,或老闆盡信小人讒言 …就算自己再怎麼表現,似乎就是不被看見。 曾經被小人設計嗎?文字故意將 “小人設計 ” 顛倒,現在換我們來設計小人,發洩又轉運,沒有小人就是順利,爽快!
剛列入世紀文明病 … 體質容易招小人的人口越來越多, 尤其在職場更容易交叉感染,形成相害連鎖效應。 小人具有演化變種能力,有時顯性有時隱性極為詭侷多變, 有句名言說的好:小人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堵到哪一型。 蔣公的以德報怨精神已經過氣, 坊間戴尾戒手法太古典也太明顯, 香港廟街打小人儀式又太花機票錢 …


我的想法:

「設計小人」生活用品系列, 從生活小角落新創意,可無時無刻防治小人發洩情緒。 時下草莓族自主性強,觀念也大不相同,也有所謂的尼特族的形成,這樣的產品市場名確,商品簡單討喜,也善用暗喻、明喻做為商品用途與名稱,更能與消費者產生共嗚。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設計實務】探討次文化對商業設計之影響及比較-關鍵字

文化 文化就是一個社會或群體裡大多數人所依循的種種生活方式的總和。
‧ 要生產足夠的生活必需品,以維持每一個成員的生命和生活;
‧ 必須使其成員願意生育和撫養下一代(即未來社會接班人);
‧ 要把上一代的經驗和智慧傳授給下一代,使知識累積起;
‧ 要設法定下成員的共同目標,以此支配資源。


主文化:
一個社會的文化並非只有一種模式。社會是由多個不同的群體組成,而每個群體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應用器具等。於是,不同的群體便產生了不同的文化。在一個社會中,那些受到廣泛認同的知識、價值觀念、規範、器具和技術,在社會學上被稱為「主文化」

多元文化:
是指在同一個社會中,多種群體次文化同時並存,各有特色。除了民族因素外,社會階級也是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經濟、教育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不同階級的人的行為,以及他們對家庭、教育、消費等方面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異。

社教化(socialization)
,個人必須通過學習社會文化,才能在社會上生存,才能與其他人和睦相處。這個學習文化的過程可稱之

認知(cognition)
就是指通過某些觀念來認識工作者所處的社會和世界。這些觀念包括知識(如科學、哲學 、文學等)、價值觀念(如人權、愛國、誠實等)、信仰(如宗教、主義)等。通過這些觀念,社會為每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如追求自由平等)定下好壞對錯的標準。

習俗和風尚
習俗是日積月累、世代相傳的風俗習慣,使人感到是一種應該做的事,例如:過年送紅包便是,否則會被視為失禮。風尚則是流行一時的行為,是時興的潮流,例如:服裝款式便是。

物質(material)
物質器具和應用這些器具的技術也是文化的另一個組成部份,是構成一個社會生活方式的重要條件。從簡單的一枝鉛筆到複雜的一台電腦,都是日常生活的應用品,由人創造發明,用以解決或滿足生活上各類需求。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研討會】2009文化創意國際雙年展












對話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文明的過渡、現代到後現代的擺燙;乃至於自然生態與經濟開發的挑戰,以及傳統文化與國際潮流的衝擊,網路資訊發達卻沒有因為科技發達而增進人際關係,反而受制科技界面而更加疏離。這說明人類需要透過更多的「對話」來充分溝通。開放性的溝通才能打破僵局、增進暸解,從而探尋新的發展契機,邁向更豐富多元的生活與設計。

此次研討會以傳統與現代、商業與文化、自然與人文、本土與國際…。不同面向與相對的組合進行「對話」。跨越個人的藩籬、摒除語言、文化或地域的隔閡,在獨特的差異中尋求普遍共通的迴響之外,更將啟迪新的觀點、新的看法與新的視野。



這次研討會請到許多國內的設計大師,當然國外大師也是享譽國際的,只是鄉巴老我沒聽過,都非常精采,我只能說在短短兩天內看到了許多,非常急於將大師們分享的經驗吸收下來,卻自嘆不足,只能用許多方式紀錄下來了。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品牌】成功案例-頑石創意

【角色設計】頑石創意

【網址】http://www.brightideas.com.tw/首頁/tabid/36/Default.aspx


頑石創意獲得經濟部2007數位內容產品獎
2008 日本TBS DigiCon6+3 動畫賞佳作


















「頑石創意」是一個執著於文化藝術推廣的創意團隊,自1999年開創以來,便擅長以新穎、活潑的科技語言與設計,透過多媒體、動畫、遊戲、虛擬實境等娛樂科技重新詮釋文化內涵,將無形的文化資產帶入流行的設計風潮,讓這些傳統的藝術更貼近社會大眾生活,並積極向世界發聲,打造台灣藝術多媒體的第一品牌,贏得法國博物館最高成就獎,可以說是華人世界中最令國際期待與感動的創意團隊。


看頑石的作品,與一般教材影片大不相同,但他們所製作的理念卻包含了藝術、美術、歷史教育…。其實傳統文化的造型角色也非常具有特色,然而配件相徵等等都沒有太多的差別,只能在原創造型上動手腳,這或許是積極走傳統藝術路線的大阻礙。



這也讓我想到《惡女花魁》-蜷川實花 的作品,在日式傳統風味中運用了鮮豔大膽的色彩,也許與電影風格需要這樣的視覺效果有關,但這樣的色彩視覺已經打破對日本傳統色彩的印象,相比較的電影如《藝妓回憶錄》,相似的電影題材,《藝妓》的色彩視覺是一般人印象的色調。

【展覽】設計博覽會-三義Y箱寶

【展覽】設計博覽會-三義Y箱寶

【地點】台中創意文化園區(原台中酒場)



以本土木雕與動物彩繪作結合,做出本土化的產品,目的也是給下一代好的環保概念。






















其實不應該只有下一代才需要環保概念吧。對三義有稍微的了解,不產木的山區卻有著名的木雕藝術,全因歷史的無心插柳,因為市場衝擊使得木雕產業市場迅速下滑,近來發展觀光有成,變成一塊市場大餅,許多行業爭相開發,這實在對於這個作品有著抗衡的理想呀!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關鍵字:原創角色設計 character design

我找了三種不同方面的角色相關論文

一篇是關於設定對象的流行研究。
一篇是關於怪力亂神當中的神這部分的角色設計研究。
最後一篇是以創作為主,採3D原創精神做為主要研究內容之論文。

這些是我對角色設計這部分想走的分向。


青少年流行文化之火星文玩具公仔設計創作

綜觀整個台灣的玩具公仔創作領域,雖然台灣人所能接觸的玩具可謂極多元化,但可惜的是台灣人並沒有去重視和發展保有自身文化所設計出來的玩具,整個台灣的玩具市場具有台灣文化特質的玩具可說是寥寥無幾。台灣的創作界在玩具創作上的人才少之又少,玩具公仔創作這是一塊值得台灣人發展的領域,更是發展自我文化的一個平台,本研究運用玩具公仔設計創作這個主題讓全世界認識台灣。(王琮祺,2007)


戲八仙--以八仙為角色設定的玩偶創作
本創作的結語如下:
1、 角色設計師當須回到過去,融入歷史,尋求感動,釋放情感注入生命於造型
中,才能將已存在的造型「再重新、再突破、再創新」。
2、 由拆解再組合的過程,達成互動的效果;成為生命主體與自我意識的誕生。
3、 角色設定的後製技術,需要長時間的配合,因此前置作業的「手稿概念」與
「精稿建構」是關鍵。
4、 玩偶的存在意義與延續的主因--精神;而角色造型的詮釋則須「領悟過去
、體悟當下」,將精神轉化成型,即為本創作延續文化之核心價值與目的。
(何炳輝,2008)


3D電腦動畫角色表現形式研究-以SIGGRAPH入選動畫為例

目前3D動畫技術已普遍存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2006年以來,好萊塢所推出的動畫電影高達八部,而且全由3D動畫製作而成,各大動畫影展如SIGGRAPH、安錫動畫影展、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中,3D電腦動畫的參賽作品在質與量上也大幅增加,逐漸蔚為主流。不論商業或非商業的環境下,動畫創作者都應正視3D技術在動畫創作領域的衝擊。


歸納分析3D角色的設計及影響角色動畫美學的因素,企圖建立3D角色動畫的美學基礎及未來3D角色之發展方向。其要點如下:

(一)優秀的故事是動畫吸引觀眾的原因,缺乏內容的作品等於無生命的軀殼。

(二)平面藝術可做為新表現形式研發的養分。在發展新風格之餘同時保留3D動畫的特色是未來發展趨勢。

(三)為了使角色表演更加風格化及個性化,使用關鍵畫格設置調節的方式較動態補捉技術理想。

(四)創造性的特殊運鏡方式有助於增強角色動畫對於觀眾視覺意象的影響力。

(五)對於個人創作部分,筆者認為應擺脫文化限制,尋找融合科技與藝術,跨文化的表現風格。

(翁誼光,2006)